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峰会,世界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中国还想延续以往的高碳经济来和西方拼发展速度是行不通了,碳汇、碳关税等新术语的问世,本身就代表掌握先进生产力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导向,中国是没办法阻止的,因为自己代表的是落后生产力和落后文化。
但是中国还有低碳资源。中国不但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资源,也有森林、风力、水力、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低碳资源,中国并不会束手待毙。中国在清洁电力、低碳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廉价利用(热水器)等方面也有技术。
未来中国应该怎样调整能源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才能实现大幅度减排目标?我认为需要既得利益集团让出一些利益,比如西方石油大企业都储备了生物质能关键技术,而我们的煤炭企业和石油企业却没有预见性,只有本行业的技术,只在本行业技术圈子中打转转,央企们的CEO目光短浅,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他们顽固抵抗利益调整和低碳革命,这种抵抗只能是死路一条,国家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他们一世。石油企业、煤炭企业有钱,这些钱的投资方向必须及时作出改变,必须加大力度对新能源技术攻坚,自己没能耐研发就要学习微软,加大对新技术小企业的收购力度,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负责任的新型企业。
现在国家也在作出一些调整的尝试,比如要求新上马的火电企业必须配套建设一个风电企业,带动能源结构的转型,但显然力度不够,因为火电项目的规模要比风电大得多,目前这种做法无法把火电占电力的比例降下来。
我认为应该有更大力度的政策指引,推动企业参与低碳革命,措施如下:
1、大力限制火电项目。十二五期间限批火电新建项目,2016年之后不再批准新建火电,严控火电改扩建;十二五加快火电中小企业改造,30万千瓦以下装机容量的火电企业逐步关闭,30-60万千瓦的允许逐步改造为100万千瓦以上。被淘汰中小火电企业的人员要在企业内部分流安置。改造扩大单机容量主要是为了脱硫和提高一次能源使用效率。
2、限制发展城市热电联供项目,因为这类发电厂虽然使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相对更清洁,但仍然是碳排放来源,一样要控制发展规模。
3、核电要有控制发展,不能宣扬大规模发展,因为核电的安全性容易引起环保社会事件,抵制核电的民间呼声很高,目前选址矛盾很突出,整个中国海岸线已经没有多少渺无人烟的地方。内陆地区尤其要严格控制,决不能在每个省都布点核电。核电行业腐败问题突出,尤其在商业贿赂方面中国已经腐蚀了大批跨国公司,而核电技术和设备大部分从国外采购,国产化的步子远远慢于高铁项目,所以要大力整顿核电系统尤其是中核总公司。
4、水电开发要更加重视生态移民补偿和地质评估,收缩水电开发规模。尽管水电是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但水电引发的移民贫困化和地质生态危机至今无法解决,尤其是在中东部地区水电开发潜力已经挖尽,水电系统全力盯住西部水电资源的时候,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断裂带和横断山区断裂带的金沙江和长江上游,是地震高发区,要从规划上作出调整,对大规模建设水电引发的系统性地质破坏风险重新作出评估,以往的评估都是以单个项目进行测试,事实证明,无论是环保还是地质,一旦区域内项目过于密集地上马,就会突破环境阈值,这是规划当局必须正视的规律。金沙江和怒江是目前要重点调整的区域。生态移民立法应尽快推进,落实移民补偿资金,水电收益应大幅度向移民倾斜,从立法上大大抬高电力企业的开发成本,是阻止他们疯狂掠夺水力资源的唯一办法。
5、未来增加能源供给的渠道,应重点突破新能源低成本生产技术(包括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风力发电、可燃冰利用)、突破核聚变可控技术、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寻找不争地不争粮的可靠生物质能。
6、清洁能源使用的推广,重点普及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支持电动自行车取代汽油摩托车,支持甜高粱、油藻等生物质能提取生物柴油技术,支持农村沼气技术改进和普及。
7、节能,重点是电网传输技术改进,在控制电磁辐射的同时降低传输消耗,控制遍布全国的电网建设规模,增加电力消费大的城市电力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电力自给,通过电网布局优化来节约电力传输消耗。改造城市和单位、家庭内部老旧的电力线路,改造费用由政府和电力企业分摊,不能转嫁给用户。照明景观用电,全部推广节能灯具,还应减少照明时间,午夜12点后应关闭2/3景观照明。
8、植树造林,努力将目前20.36%的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提高到30%左右,覆盖率较高的地区要努力提高活立木蓄积量,延长砍伐时间。国家林业局应根据各地森林生长周期规划砍伐年限,对于达标或推迟砍伐的,国家应给予林农足够的补偿。公益林保护的补偿标准应进一步提高。国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碳汇资源应优先资助林农。
9、尽快制定碳关税条例或法律,一旦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中国立即进行报复性征收,主要针对高排量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对于国内高耗能产业,严禁降低电价,甚至可开征国内碳排放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