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
欢迎进入碳汇林网站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媒体报道   站长专栏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碳汇商城
中国最权威的碳汇林网站
欢迎进入碳汇林网
站内公告 更多>>
关于开展“社区发展好技术”征集活...
绿色甲醇生物基材料调研通知
关于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相关要求...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业务简介
碳汇林最新活动:造林碳汇项目开发...
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
关于举办碳排放模拟核算及国际绿证...
地方政府双碳管理破局新路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公司20...
碳汇林网站将启动改版升级
减排项目 更多>>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
GS-红树林可持续发展项目方法学
GS-蓝色碳汇和湿地活动的风险和环境...
CCB项目收费标准
CCB项目标准
CCB标准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注册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代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代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监测报...
乡土树种 更多>>
草品种名录
生态护林新尝试:北京建“天敌工厂...
国家林业局公告
枫杨
马尾松
高羊茅
浙北地区常见绿化树种光合固碳特征...
国家林业局2014年第一批授予植物新...
石羊河下游沙生植物群落生境调查
峨眉山资源植物研究
站内公告  

关于开展“社区发展好技术”征集活动的通知

发布人:碳汇林网 发布时间:2025-8-11 本文类别:站内公告 - 站内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社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同时配合中国社区发展大会的召开,中国社区发展协会联合《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面向全国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公开征集其在社区治理、智慧服务、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创新模式,助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城乡社区发展指明方向。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迫切需求,加快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国家基层治理创新的核心命题。基于科技发展和社会变迁叠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区发展好技术”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号召,结合《“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聚焦社区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智慧化、人居环境绿色化三大维度,系统性挖掘具有示范价值的创新技术与实践模式。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动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社区场景,加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治理解决方案,切实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民生福祉,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社区发展协会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
  协办单位: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基层党建工作委员会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社区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
  济仁慈善基金会
  承办单位:
  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幸福家园行动项目办公室
  创新力智研(北京)科技管理有限公司
  三、征集对象 
  “社区发展好技术”征集活动的开展对象是:经各级政府推荐,在各级区域内有应用示范案例支撑的,从事社区治理与协作、社区服务与便民、社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社区经济与就业促进、社区文化与教育、社区安全与应急、社区规划与建设等相关行业及产业链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
  四、征集内容 
  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实验室在设计、制造、生产与社区发展相关的产品或知识产权成果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等科技成果。包含以下方面:
  ⚫ 智慧治理与协同决策技术 
  目标: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与多方协同效率。
  1、智慧治理技术:
  数字孪生社区:构建社区虚拟镜像,支撑设施运行模拟、灾害应急推演(如洪涝)、空间规划优化(如停车位);
  区块链治理: 应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确保社区投票、物业缴费透明可溯;保障志愿服务、应急指挥等关键数据真实性与防篡改;
  智慧协同中台:集成安防、垃圾分类、停车管理等系统,实现跨部门事件“一键派单”与高效协同处置。
  2、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AI 风险预警算法:基于 IoT 传感器(烟感、水电表、井盖水位监测等)实现火灾预测、独居老人异常行为识别;
  AI 治理大模型:聚焦基层治理痛点,整合政策法规、党建知识、民生服务等专业数据。打造集智能问答、数据分析、预案生成、社区书记 AI 智库、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工作平台。
  智能视觉技术:AI 摄像头支持人脸/车牌识别、高空抛物轨迹追踪,提升安防精度。
  3、数字化公共服务: 
  智能政务服务:线上政务办理(智能政务助手/AI 社工)、基层矛盾纠纷在线调解;
  智慧健康养老:集成健康监测与紧急呼叫功能的穿戴设备及系统,智能适老化居住环境改造;
  高性能通信网络:部署低时延网络,支撑无人配送、远程医疗协同,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
  ⚫ 绿色低碳与资源循环技术 
  目标:推动社区生态治理与资源高效利用。
  1、节能与新能源应用: 
  可再生能源应用:如社区光伏发电系统;
  节能减排技术:如公共照明节能改造技术;
  智能能源管理: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含锂电池组智能调控),地源热泵与智能温控联动技术。
  2、环境治理技术: 
  固废智能处理与循环:智能垃圾分类与回收(如 AI 图像识别监管违规投放);有机垃圾堆肥资源化技术;塑料再生利用技术;
  水资源管理技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智能节水灌溉;污水循环处理技术、废水膜过滤回用技术;水环境监测、生态修复技术、社区河道治理与湿地恢复;
  环境质量监测: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站(监测负氧离子、颗粒物等);土壤-气象综合监测系统。
  3、低碳社区规划工具: 
  空间规划与设计工具:GIS 空间优化算法辅助低碳社区规划;绿色建筑技术:近零碳建筑系统(如应用再生混凝土/竹木等环保建材,集成自然通风等被动式设计等);社区微气候调节(如遮阳系统、绿化降温技术);
  生物基材料创新:可降解建材研发与应用、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
  ⚫ 基层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 
  目标:强化社区风险防控与灾害响应能力。
  1、智能风险感知与防控: 
  2、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 
  灾害监测预警:社区微型气象站(如支撑洪涝等预警);数字化应急预案平台(如基于 GIS 的动态疏散路线规划);
  应急资源调度:应急物资智能调配系统;智能应急救援装备:无人机/机器人(用于高危环境灭火、灾情勘察、含耐高温消防机器人)。VR 应急救援培训系统(模拟火灾、地震等场景)。
  3、韧性基础设施与救援保障: 
  医疗救援能力:社区医学急救技术体系;集成化医学急救装备;
  先进材料应用:应急救援新材料(如耐高温合金等);
  基础设施韧性:整合水、电、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的韧性保障技术。
  ● 民生服务与便捷生活技术 
  目标:优化居民生活品质与公共服务可及性。
  1、健康与医疗服务: 
  智慧健康服务:社区健康管理、远程医疗会诊、健康监测与紧急呼叫平台;
  智慧健身:家庭智能健身器材、健身资源优化平台;
   2、便捷生活技术: 
  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安防、照明等家庭环境的控制;
  共享经济平台:充电桩、工具、共享书屋等物联网管理;
  智慧交通技术:AI 停车位共享与预约导航、无人配送车调度(依托 6G 等);
  3、消费与服务: 
  消费品安全保障:溯源技术、AI 质量监测、加工技术优化、科学育种(保障食品等安全);
  便捷零售与生活:即时零售、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房产与金融服务:VR/AR 看房、移动支付/数字钱包、社区信用消费体系。
  4、文化传播工具: 
  在线教育平台:课程直播与学习社区;
  沉浸式文化体验:AR/VR 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
  社区数字文化空间:社区数字文化场馆。
  ⚫ 创新融合与未来技术 
  目标:驱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与前沿技术孵化。
  1、生物材料与绿色技术创新: 
  可降解建材研发;高效微生物菌种(如高校专利菌种)用于污水处理与降解。
  2、预测性治理工具: 
  城市系统仿真:AI 驱动的城市能耗模拟、灾害推演模型;微气候优化:AI 微气候模拟(用于能耗精准预测与热岛效应缓解)。
  3、跨界融合应用: 
  技术赋能服务:航空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优化、社区巡检(无人机+AI 图像识别+5G)、物流配送(无人机/无人车);通信技术+:支撑无人机社区应用(5G 模块)、无人配送车调度(6G 网络);
  五、活动流程 
  “社区发展好技术”活动组建组织委员会及专家工作组,并实施相关管理办法,确保活动的合规性、权威性。活动分为好技术项目征集、评审、年度发布、落地推广四个阶段。
征集阶段(2025 年 7 月 21 日-9 月 30 日) 

  全域安防感知网络:前端感知设备(如 AI 门禁、高空抛物追踪摄像头、燃气泄漏传感器、井盖水位监测器(联动内涝预警)、消防隐患自动探测器);智能联动平台(社区安防系统集成多设备,实现联动报警与协同响应等);

  用电安全监测: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监测技术,社区共享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

  模式与业态融合:社交媒体+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社区+农业(屋顶农场无土栽培等都市农业技术集成);

  共享经济安防网络:基于共享经济理念构建的社区安全防护体系。

  提交材料:申报书(含技术说明、应用案例、成效数据)至邮箱 xingfujiayuanxd@163.com 或  nk_wjc@163.com。(碳汇林网)

     附件一:社区发展好技术征集活动执行方案

附件二:“社区发展好技术”申报书

附件3:关于联合开展“社区发展好技术”征集通知

关于我们 | 环保组织 | 背景资料 | 乡土树种 | 站内公告 | CDM 宜林地区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 中国碳汇林群:128797924

工商亮照标识
技术支持:鹤翔网络 沪ICP备10215983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4706室 Copyright © 2009-2026 All righes reserved
中国碳汇林网是中国高效的林业碳汇合作交流网络平台.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创建低碳城市,打造低碳经济,实现碳中和.
为全球碳汇发展提供专业的合作,交易资讯信息
本站关键词:碳汇林 中国碳汇林 低碳经济 碳中和 林业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