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林讯 这是问题非常重要且现实。将“减法思维”应用于党的干部队伍管理,核心在于摒弃冗余、聚焦主业、减轻负担、激发活力,其本质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求高度契合。
首先、 在思想负担上做“减法”:解放精神枷锁
目标: 让干部从“怕犯错、怕担责”的焦虑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敢于作为。
明晰权责边界:建立清晰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干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范围、决策权限和对应责任,减少因权责不清导致的相互推诿和“甩锅”现象。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程序。为那些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出于公心、担当尽责,但因不可预知因素出现失误或错误的干部撑腰鼓劲,减去他们“动不动就挨板子”的后顾之忧。
破除“唯上”心态: 通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导向和考核机制,引导干部将工作重心和评价标准从“领导注意”转向“群众满意”,从应付上级检查转向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 在工作负担上做“减法”:铲除形式主义
目标: 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重复报表中解脱出来,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落实、干实事上。
精简会议文件: 大力削减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和简报。能合并的合并,能不开的不开,能发短函的不发长文。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确保会议解决实际问题。
优化督查检查考核: 统筹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大幅削减频次、简化流程、注重实绩。从“看资料、查台账”向“看现场、问群众”转变,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坚决撤销形式大于内容的考核项目。
杜绝“过度留痕”: 明确工作留痕的必要范围和标准,不得要求干部通过QQ、微信、APP等随时晒工作痕迹,防止“工作干得好不如材料整得好”的歪风。
第三、 在管理流程上做“减法”:提升治理效能
目标: 优化管理流程,打破不必要的层级壁垒,提升决策和执行效率。
简化决策链条: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化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减少不必要的决策环节,让基层干部在处理问题时能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推动数据共享: 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推动政务数据互联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干部少跑腿,减少为了同一个数据在不同部门间重复填报、反复核实的无效劳动。
整合管理资源: 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力量进行统筹整合,避免“政出多门”、多头指挥,让干部能够清晰地接收指令,集中力量完成核心任务。
第四、 在考核评价上做“减法”:树立实干导向
目标: 建立科学、精简、有效的考核体系,让考核真正反映干部的实际贡献和工作实绩。
优化考核指标: 坚决破除“唯GDP”、“唯票”、“唯学历”等片面倾向。考核指标要突出重点、删繁就简,设置关键性、代表性指标,减少泛化、琐碎的考核点。
强化实绩考核: 将考核重心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实际成效上,而不是看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建了多少台账。
注重群众口碑: 增加群众评议在干部考核中的权重,真正让服务对象来评价干部的工作成效,减去“领导说好就好”的单一评价维度。
注意事项
运用减法思维管理干部队伍,绝非简单粗暴地“减少”或“放任”,其核心在于:
1. “减”是为了“加”: 减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负担,是为了增加干事创业的时间和精力;减去思想上的束缚,是为了增加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勇气。
2. “减”是精准地减: 减的是冗余、是虚功、是枷锁,而对于党的纪律、规矩、原则和干部的基本职责要求,不仅不能减,反而要不断加强和巩固。
3. “减”需要系统思维: 干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减法需要上级机关带头、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从体制机制层面进行整体性优化,否则容易陷入“一边减负、一边加码”的怪圈。
用减法思维管理干部队伍,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的是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轻装上阵、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更好地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服务。(王军纯)
版权声明:本文由【王军纯】原创,首发于【www.carbontree.com.cn】。欢迎分享转发,任何形式的转载需遵循以下条件:
保留版权信息:请在转载文章中显著标明原文作者(【王军纯】)以及原文出处(【碳汇林网】及 原文链接:https://www.carbontree.com.cn/NewsShow.asp?Bid=11324)。
禁止演绎:未经作者明确书面许可,不得对文章进行修改、摘编、改编(包括但不限于翻译、录制音频视频等)。
禁止商业使用:未经作者明确书面许可,不得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转载于商业网站、出版物、付费专栏等)。
授权与合作:如有转载、刊载、改编或其他合作意向,请通过【nk_wjc@163.com】与作者联系。
违反上述声明者,作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