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
欢迎进入碳汇林网站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媒体报道   站长专栏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碳汇商城
中国最权威的碳汇林网站
欢迎进入碳汇林网
站内公告 更多>>
关于开展“社区发展好技术”征集活...
绿色甲醇生物基材料调研通知
关于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相关要求...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业务简介
碳汇林最新活动:造林碳汇项目开发...
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
关于举办碳排放模拟核算及国际绿证...
地方政府双碳管理破局新路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公司20...
碳汇林网站将启动改版升级
减排项目 更多>>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
GS-红树林可持续发展项目方法学
GS-蓝色碳汇和湿地活动的风险和环境...
CCB项目收费标准
CCB项目标准
CCB标准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注册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代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代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监测报...
乡土树种 更多>>
草品种名录
生态护林新尝试:北京建“天敌工厂...
国家林业局公告
枫杨
马尾松
高羊茅
浙北地区常见绿化树种光合固碳特征...
国家林业局2014年第一批授予植物新...
石羊河下游沙生植物群落生境调查
峨眉山资源植物研究
新闻中心  

亚洲碳市场求变!联合国框架破碎片化

发布人:碳汇林网 发布时间:2025-8-5 本文类别:新闻中心 - 国际动态

碳汇林讯 曼谷峰会上,各国代表面对GoldStandard、Verra等十余种并行的碳认证标准,项目开发商无奈表示合规成本已飙升40%以上。亚洲气候峰会期间,泰国证交所总裁AsadejKongsiri发出呼吁:“东协应该携手合作并共同投入碳交易市场。”

他的发言道出了与会900多名代表的共同焦虑。在曼谷举行的亚洲气候峰会上,来自联合国、世界银行、Google等机构的专家们集中讨论了一个核心痛点:全球自愿性碳市场的碎片化与缺乏一致性标准。

亚洲碳市场求变!联合国框架破碎片化

项目开发商、认证机构与投资方一致指出,当前由黄金标准、气候行动储备方案等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碳权项目难以同时符合多方要求,显著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的合规成本。

1、碎片化困局,多标准推高合规成本

当前自愿碳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方法学的泛滥与标准的不统一。在亚洲气候峰会上,多家开发商的代表坦言,项目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是资金或技术,而是标准对齐的复杂性。

黄金标准(GoldStandard)与Verra等主要标准机构各自为政,导致同一个碳减排项目无法在不同平台同步上架。“若选择GoldStandard的方法学,所核发的碳权无法直接在Verra平台上架,中间存在显著的市场进入障碍,”一位项目开发商在峰会现场如是说。

碎片化问题在航运业体现得尤为明显。欧盟、英国、吉布提、加蓬、土耳其等纷纷推出本土版碳定价机制,航运公司面临“通关费用”中的新常态:碳合规的地缘化。

面对不同地区、不同规则的碳监管体系,船东和运营商不得不应对跨区航线合规成本叠加、碳数据监测方式多样化等挑战。

2、联合国解决方案,《巴黎协定》第6.4条机制

经历近十年的艰难谈判,《巴黎协定》第6.4条机制在2024年11月的COP29上获得历史性通过。该机制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由联合国监督的全球碳信用系统,帮助各国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排目标。

COP29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对此评价道:“这将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工具,能将资源引导到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多年的僵局之后,巴库的突破现在已经开始。”

根据国际排放交易协会分析,到2030年,联合国支持的碳市场每年可产生2500亿美元交易额,同时每年减少50亿公吨的碳排放。第6.4条机制为碳信用质量和附加性建立了严格监管框架,要求项目开发者必须通过所在国和联合国的双重审批。

这一设计确保碳信用的真实性和独立性,杜绝市场上“碳漂绿”等不合规现象,大大提升碳信用的国际公信力和市场价值。

3、亚洲国家行动,区域合作加速推进

在区域层面,东盟国家正积极搭建碳市场合作桥梁。尽管制度进程不一,但展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

泰国作为区域代表,自2014年起实施温室气体自愿减量计划(T-VER),2022年推出进阶版PremiumT-VER,追求更对国际标准的机制。泰国气候变遷与环境部表示,计划将PremiumT-VER打造为东协地区碳权核发首要参考指标,目前正申请纳入CORSIA机制与CCP标签。数据显示,泰国T-VER注册数已达526案,每年预计减少14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PremiumT-VER则有4案注册,预期碳权核发量达每年19,517吨。

越南和印尼两国持续强调达成本国NDC目标,正加速推进国内温室气体盘查进度。然而,外企面临土地取得困难与政策风险的双重障碍。2022年,印尼曾下令禁止当地开发的碳权出售到国际平台,尽管近期有所松绑,但保护主义倾向依然存在。

4、市场信任重建,碳金融与数据透明并进

重建市场信任成为当务之急。CFA协会在2025年3月的报告中强调,优化自愿碳市场需当局与市场参与者协作。报告提出三个关键建议:改善透明度与披露、统一标准以及整合碳定价。

碳金融领域也面临新标准。三菱日联银行、ClimateAssetManagement等金融机构代表在峰会上一致认为,项目可行性已超越内部报酬率成为首要考量。

金融机构主要关注三大关键指标:政治风险、价格波动和项目绩效。其中,政治风险被认为是最难预测且影响最广泛的要素。

对银行或投资机构而言,即使碳价预期成长,若开发商无法展示稳定现金流或完善的监测机制,仍难以取得贷款或投资承诺。

5、路径探索,区域协同与技术赋能

面对碎片化挑战,亚洲各国正探索不同解决方案。香港凭借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监管经验,正成为推动亚太碳市场整合的战略支点。

通过建立跨市场的数据共享平台、开发标准化合约产品以及促进跨境结算便利化,香港有望弥合区域差异。技术赋能成为重要方向。CFA协会建议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双边交易中的价格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在跨境交易中引入智能合约技术,既能保障交易真实性又能降低合规成本,此类创新需要多方参与测试和优化。

随着2026年东盟主席国将由菲律宾担任,区域政策协调面临新变数。然而,构建包含监管机构、金融企业及科技服务商的完整生态系统已成为行业共识。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只有当标准统一、数据透明、规则互认时,亚洲碳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其减排潜力与经济价值。

吉布提港口,一艘货轮正在支付每吨17美元的碳排放费;与此同时,泰国开发的PremiumT-VER碳权项目正在申请国际认证。这些分散在亚洲不同角落的碳市场实践,反映了一个共同诉求:规则统一、标准互认。

随着联合国第6.4条机制的实施,亚洲各国碳市场有望在这一框架下实现无缝连接。香港、新加坡等金融枢纽正积极筹备跨境碳交易平台,而泰国主导的PremiumT-VER标准已获35个组织认可,成为区域整合的先行者。

全球碳市场一体化不再是遥远愿景。当交易所系统互联、碳账户互认时,减排成本将大幅降低。据国际排放交易协会预测,到2030年,仅第6.4条机制每年就可为全球减排节省2500亿美元。

关于我们 | 环保组织 | 背景资料 | 乡土树种 | 站内公告 | CDM 宜林地区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 中国碳汇林群:128797924

工商亮照标识
技术支持:鹤翔网络 沪ICP备10215983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4706室 Copyright © 2009-2026 All righes reserved
中国碳汇林网是中国高效的林业碳汇合作交流网络平台.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创建低碳城市,打造低碳经济,实现碳中和.
为全球碳汇发展提供专业的合作,交易资讯信息
本站关键词:碳汇林 中国碳汇林 低碳经济 碳中和 林业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