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
欢迎进入碳汇林网站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媒体报道   站长专栏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碳汇商城
中国最权威的碳汇林网站
欢迎进入碳汇林网
站内公告 更多>>
关于开展“社区发展好技术”征集活...
绿色甲醇生物基材料调研通知
关于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相关要求...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业务简介
碳汇林最新活动:造林碳汇项目开发...
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
关于举办碳排放模拟核算及国际绿证...
地方政府双碳管理破局新路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公司20...
碳汇林网站将启动改版升级
减排项目 更多>>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
GS-红树林可持续发展项目方法学
GS-蓝色碳汇和湿地活动的风险和环境...
CCB项目收费标准
CCB项目标准
CCB标准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注册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代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代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监测报...
乡土树种 更多>>
草品种名录
生态护林新尝试:北京建“天敌工厂...
国家林业局公告
枫杨
马尾松
高羊茅
浙北地区常见绿化树种光合固碳特征...
国家林业局2014年第一批授予植物新...
石羊河下游沙生植物群落生境调查
峨眉山资源植物研究
新闻中心  

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全面启动

发布人:碳汇林网 发布时间:2025-8-1 本文类别:新闻中心 - 国内动态

碳汇林讯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划定“绿色赛道”,各省限推2个园区参与申报——

一套覆盖规划、建设、监测全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建设指标体系正式落地,

中国工业集群迈向“近零排放”的时代序幕由此拉开。

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全面启动

一、申报启动:严选示范园区,限定推荐名额

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各省需在8月13日前完成国家级零碳园区推荐申报,每省名额不超过2个。

核心申报条件严控质量关:

主体资质:仅限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或经省级政府批复的新兴产业园区,且需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

空间边界:允许以“园中园”形式申报,但需明确四至范围,确保管理权责统一;

数据基础:具备能耗与碳排放统计、计量及监测能力,且近3年无重大安全或环境事故;

产业导向:以上海为例,优先支持符合“(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的园区。

二、技术框架: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落地

此次同步发布的《零碳园区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与《碳排放核算方法》,首次构建覆盖“源头-过程-末端”的全链条管理框架:

1、碳排放精准核算

要求园区核算近三年碳排放量,新建园区豁免历史数据,但需预测未来排放轨迹;

明确区分直接排放(园区内燃料燃烧、工业过程)与间接排放(外购电/热),避免重复计算。

2.八大重点任务闭环

从能源转型到技术应用,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

能源侧:推动“绿电直连+储能配置”,探索氢电耦合与生物质替代;

管理侧:建设能碳一体化平台,实现负荷预测-多能协同-资源循环智能调控;

产业侧:要求高载能产业向“能源有保障、环境有容量”区域转移,发展“以绿制绿”模式(用绿色能源制造绿色产品)。

3.基础设施硬性标准

新建建筑需按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标准建造;

交通系统全面低碳化,配套氢能/充电设施。

三、地方响应:上海湖北率先行动

上海:

设立48小时冲刺期,要求园区于7月31日前提交预申报表;

市级部门将择优推荐,并指导编制正式申报书,突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与零碳融合路径。

湖北:

采用“自评估+省级验收”双机制,要求8月13日前由市州发改委联合经信、能源部门联合推荐;

重点考核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三维度,申报书需包含减碳潜力与绿电消纳方案。

四、长效管理:动态监测与奖惩机制

为确保建设实效,政策设计“建设-评估-认证”闭环:

中期督导:省级部门协调解决土地、电网接入等瓶颈;

验收认证:建设期满后经省级自评估、国家部委联合验收,达标园区获“国家级零碳园区”认证;

创新激励:允许园区以虚拟电厂身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负荷聚合提升收益。

上海某经开区负责人透露:

“过去低碳改造面临标准模糊、核算口径不一的问题,如今从树种选择到绿电采购皆有据可依——这才是园区敢投入的定心丸。”

五、产业变革:零碳竞赛催生新赛道

零碳园区建设将直接带动三大产业爆发:

能源服务商:分布式光伏、储能、氢能基础设施需求激增,湖北已规划首轮100万千瓦海上光伏竞配;

数字化服务:能碳管理平台成为刚需,需整合物联网、AI预测算法实现源网协同;

技术解决方案:碳捕捉、工业余热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等技术加速商业化,如上海对光热、地热项目给予0.1-0.3元/千瓦时奖励。

关于我们 | 环保组织 | 背景资料 | 乡土树种 | 站内公告 | CDM 宜林地区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 中国碳汇林群:128797924

工商亮照标识
技术支持:鹤翔网络 沪ICP备10215983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4706室 Copyright © 2009-2026 All righes reserved
中国碳汇林网是中国高效的林业碳汇合作交流网络平台.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创建低碳城市,打造低碳经济,实现碳中和.
为全球碳汇发展提供专业的合作,交易资讯信息
本站关键词:碳汇林 中国碳汇林 低碳经济 碳中和 林业碳汇